【津云关注】36年坚守海上气象观测站渤海“孤岛”上的气象父子兵接力……
发表时间:2024-08-03 03:28:22 来源:工程养护
在距离天津港74海里的渤海之上,渤海埕北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矗立着,如一位孤独的守望者静静注视着蔚蓝的天空与深邃的大海。这个自1988年渤海建站以来唯一有人值守的海上气象观测站,以一种几乎僧侣式的坚守,记录着气象信息的每一个微小变动,连续36年未曾间断。在这个仿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,46岁的气象观测员杨文杰与另一名同事在这里轮流值守,每28天轮换一次,确保每一份气象数据的准确无误。“我在这片海上已经守候了21年,每年与海共度近200天。人们称它为一个人的海上气象观测站,对我而言,渤海慢慢的变成了了我的另一个家。”杨文杰说。
杨文杰和记者说,一辈子,干自己最喜欢的事,在这件事上做到执著、极致。每天,他与风、海、天空进行着无声的对话,记录下每一个气象变化的瞬间。在普通人眼中,这份工作可能孤单且充满不确定性,但在他看来,工作中的每一刻投入都是对职业的热爱。
采访结束,挥手作别。落日晚霞,相拥入海。杨文杰的背影逐渐融入海平线的剪影之中,美得如同一幅画。随着船只缓缓驶离,他的身影越来越小。那一刻,记者的心被深深触动。在这个充满纷扰的世界里,真正充实和值得追求的人生是怎样的?
茫茫渤海湾,这座隶属于滨海新区气象局的气象站依托海洋石油采油平台而建,从空中俯视,这样的平台如同一座从海底升起的孤岛,屹立在渤海西部,通常需坐拖轮4.5小时才能到达。
杨文杰对记者说,每天电视新闻气象预报里,主播那句“渤海西部中部海面”让人耳熟能详,你知道这是哪里吗?气象监测又是怎么获取的呢?答案就在于自己工作的这个气象观测站。每天对天气的精准监测,每个数据的精心记录,持续向本市和国家气象台提供气象数据。
气象观测台位于渤海埕北A平台高处,比平台本身还要高出10多米,距离海面大约40米。这里装备着各式气象观测仪器,是气象观测员杨文杰日常工作的地方。然而,这个观测台没有一点遮挡物,一旦狂风大作,观测员如同置身于风口浪尖,有被风力掀翻入海的危险。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,每一次攀爬到观测台上都充满了风险,不仅是对观测员体能和勇气的考验,更是对他们职业精神的挑战。
杨文杰介绍,海上观测工作要求严格,前些年,8时、14时、20时是每日固定的观测时间,除此之外,观测员还应该要依据天气的实时变化进行额外的观测工作。尤其遭遇大风、暴雨等极端天气时,每30分钟收集一次数据,并在3分钟之内将数据传输到陆地。这种高强度、高频率的工作模式,观测员一定要保持高度的集中。近年来,随着科学技术发展,现今的数据传输已能通过4G网络自动完成,人工观测的负担得以大幅减轻。
“现在,观测员们主要负责云量、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等数据的观测,这些都需要观测员的直接判断。”杨文杰和记者说,根据工作要求,在大海风力达到7级或以上的恶劣天气条件下,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值班观测员的人身安全,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允许缺报处理。36年来,尽管历经种种困难和挑战,但渤海埕北A平台的观测数据从未出现过间断,这得益于每位观测员的付出与奉献。
“来此工作之前,我认为自身已经做好了准备,但现实远超我的想象。”在海上气象观测站值班室里,杨文杰娓娓道来。
杨文杰和记者说,他从小在宝坻区气象局家属院长大,选择这份工作,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杨树林的影响。1988年,渤海埕北A平工,杨树林和同事杨永顺成为最早一批登上这座海上平台的气象观测员。这不仅标志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始,也开启了与海洋深厚的情缘。
漫长而颠簸的航程,是第一项考验。从塘沽码头出发,前往渤海埕北A平台的旅程充满了挑战。拖轮成了最常用的交通工具,但乘坐拖轮的过程却是一场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。船一离岸,颠簸就开始了。对于初次出海的人来说,那种几乎持续不断的颠簸是难以忍受的,船行一路、呕吐一路。经过近5小时的颠簸后,拖轮才能靠台,这段旅程成了每一位气象观测员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
到达平台附近后,每一位欲登平台的人都面临着第二项考验“挂灯笼”。这样的一个过程大概3分钟,观测员抓住吊笼,从拖轮吊至30多米高的平台上,这既是一次生理上的考验,也是一次心理上的挑战。刚开始面对如此情景,多数气象观测员心中满是害怕。不过,跟着时间的推移,同事们不仅逐渐习惯了这种方式,还在其中找到了一些登平台的窍门。
成功登上平台后,气象观测员面临的第三项考验便是平台上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。早期的值班室,是一间仅有5平方米的铁皮房,夏天漏雨、冬天漏风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每一顿饭、每一口水都显得珍贵。尤其当恶劣的天气来临,补给船无法靠岸时,气象观测员甚至要面对极端的“弹尽粮绝”情况。
杨文杰说,到自己上班后,尽管工作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,依然对那些风雨兼程的日子记忆犹新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,进行观测和设备维护时的艰辛,尤为印象非常深刻。气象观测员穿着救生衣,腰系保险绳,顶着强风登上观测台高处,冷风如刀般扑面而来,在风中小心翼翼操作仪器或者维修设备,记录下每一次的天气变化。“我父亲说,虽然每一次观测都是挑战和未知,但这是我们的荣誉和自豪。”杨文杰说,作为海上守望者,他们用专业相关知识、勇气和智慧保护着每一艘航行的船只和海上工作的人员安全。这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海洋的敬畏,不仅体现在每一次精确的数据记录上,更是杨文杰和他的同事们共同的职业精神和生活信条。
从2003年起,杨文杰开始海上观测,至今已出海21年。海风与盐雾铸就了他的黝黑肌肤和渐白的发丝,尽管如此,他的声音依旧洪亮,眼神锐利不减当年。
当记者问及这些年最难忘的经历,杨文杰毫不犹豫地回溯到2004年。“那一年,我接到了奔赴海上气象观测站的调令。”杨文杰和记者说,那年渤海这片浩瀚海域上唯一有人值守气象观测站,迎来了一次时代的交替和使命的传承。父亲完成出海生涯光荣退休,没想到“上岛”接替父亲的竟是自己。这份突如其来的责任让杨文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压,那时他的儿子才8个月大,心中的矛盾和纠结让自己难以抉择。“永远要保证平台上有人,遇到突发状况海面上没人怎么行?”父亲的话如同一记重锤,敲击在杨文杰的心上。父亲多年的坚守和对国家责任的深刻认识,让杨文杰卸下了心中的包袱。
在海上气象观测站的工作,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挑战,更是对心理和情感的考验。杨文杰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值班,那是与世隔绝的42天,比常规的28天班期多出了14天。在这段时间里,没有电视,没有电话信号,唯一的消遣就是反复翻阅那几本带来的书籍。他很担忧家中妻儿的状况,与家人的分离让他深感焦虑和无助。这种痛苦不仅是他个人的体验,他的家人也在陆地上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。经过单位帮助,家人终于通过卫星电话与杨文杰简短交流,互报了平安。
2014年,杨文杰妻子患了乳腺导管瘤,妻子独自承担了病情诊断到手术治疗的过程,而杨文杰直到一切手术结束后才获悉。当杨文杰提及时,妻子淡然一句“就算跟你说了有用吗”,未能陪伴爱人身边,这让他深感愧疚。尽管妻子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,但杨文杰想到自己错过了家庭生活中许多宝贵的时刻,尤其是孩子的成长过程,这成了他心中无法抹平的疚意和遗憾。
这些年来,杨文杰生活在海上平台上,远离繁华街道和家人陪伴。他的日常被严格划分在室外设备区、气象室与生活区,其中,初期仅5平方米的气象室成了他的全部天地,长达13年间,身高1.8米的他在那狭窄的“海军床”上斜着睡觉,直至8年前搬入三层楼上的四人间宿舍。过去简陋的“铁皮房”值班室已被拆除,如今杨文杰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,气象观测工作也进入半人工半自动化的时代。这个转变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,从最初的铁皮箱和木板搭建的临时床,到如今现代化的宿舍生活;从依赖海底水源的简陋洗漱,到用上了自来水供应;从与寒冷为伴的暖水壶,到舒适的恒温空调环境,生活品质不断提升。
渤海埕北A平台气象站收集到的数据,真实记录了海洋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近些年的特征,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上气温变化、台风影响及海雾动态,为理解气候变迁提供了关键信息。如今,市气象局已在渤海建成18个自动化气象观测站,大幅度提高资料回传速度从1小时到10分钟,并引入风云四号A星系统,实时获取包括海温、海雾、海浪、海风在内的多样海上实况信息,明显地增强了气象观测与分析能力。
工作这些年来,杨文杰难得今年赶上陪伴家人一起过春节。退休后的父亲有了更多时光悠闲,杨文杰贴心地为父亲的杯子斟满了酒。以往,父亲总是乐于分享工作的点点滴滴,如今这样的对话已逐渐稀少。父亲的眼神愈发温和,他看到了杨文杰已扛起了职业的责任。“这份工作,不正是我们的选择吗?既然担起了这份责任,就要竭尽全力干好了。”杨文杰笑着对记者说,满脸云淡风轻。(今晚报记者 雷风雨)